今天帶給大家的是坐落在日本長崎孫中山鑄銅雕塑,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緬懷日本友人梅屋莊吉先生對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和中國民主革命的巨大支持,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向日本方面贈送孫中山先生和梅屋莊吉夫婦青銅塑像。
長崎三面環山,一面朝海,是一座坡道很多的城市。山坡上緊密地排列著充滿歐洲情調的房屋,絕對獨特。 山坡上的房子矮矮的,即使是市中心,高層建筑也是難覓蹤跡。長崎人口不到50萬,大多人家都是獨棟而居。有軌電車是長崎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環保快捷,以至于人們都有些冷落了巴士。幾乎所有長崎市內的主要特色地點,都可以搭有軌電車到達。
曾經是一個小漁村的長崎,因為1571年葡萄人的到來,而逐漸發展成貿易港口。始自17世紀中葉的200多年里,江戶幕府采取閉關鎖國的政策,長崎作為日本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與西方、與中國進行著貿易往來。長崎更象日本的一個窗口,將海外的文化和信息傳入日本各地。眾多中國商船的到來,也加速了中國文化的涌入。唐人街自不必說,明代僧人來此修建的崇福寺、興福寺、圣福寺、和福濟寺,現今仍在。我們不光在那個時候能夠輸出文化,修建的眼鏡石橋也能夠使用到今天。
孫中山鑄銅雕塑坐落在狹長的長崎灣被屏風般的群山所環繞,起伏山巒中的那片城區,就是長崎市。長崎是個安靜的海邊小城,40萬多人口,這里沒有太奢華的摩天大樓,但有著很平常的民風和民俗,這里似乎沒有高端科技基地,卻有著依山傍海的舒適。
我坐的海洋贊禮號郵輪在此停靠一天,大家紛紛上岸游覽、購物。我卻獨自行動,查找當年孫中山先生在此留下的足跡,瞻仰孫中山和梅屋莊吉夫婦銅像。 在孫中山的革命生涯中,曾有一位生死之交,他不僅傾盡全力支援中國革命,而且還與孫中山結拜為義兄弟,這個人就是梅屋莊吉。
梅屋1868年生于日本長崎,15歲時就瞞著父母,一個人偷偷跑到中國,準備干一番大事業。19歲的時候,梅屋前往美國學習攝影,后來到香港開了一家照相館。在香港,梅屋結識了孫中山的老師康德黎。1895年,孫中山從檀香山回到香港,準備進行反清起義,但缺乏經費與武器。在得知這個情況后,康德黎在一次宴會上,介紹孫中山與梅屋相識。
孫中山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心深深打動了梅屋,梅屋于是對孫中山說:“你發動革命吧,我將以最大努力用資金來幫助你!” 1905年,梅屋將自己的房子拿出來用于籌備中國同盟會,后來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創刊與初期運營經費也由梅屋提供。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梅屋不顧自己已經債臺高筑,急忙變賣家產籌得28萬款項,其中17萬用于武昌起義軍,另外的11萬用于其他革命活動。與此同時,梅屋還派攝影師拍攝辛亥革命的場面,保存了起義的一些珍貴歷史畫面。
1913年,孫中山與宋慶齡相愛,對于這場年齡相差、輩分有別的戀愛,孫中山的同事都不贊成。梅屋在了解了兩人的真摯感情后,不僅堅決站在孫中山一邊,而且還積極籌備他們的婚禮。 1915年10月24日,孫中山、宋慶齡的婚禮在梅屋家中舉行。結婚后的第二天,孫中山與梅屋結拜為義兄弟,宋慶齡與梅屋夫人結為義姐妹。
后來,孫中山回國組織政府,但他與梅屋依舊信函不斷。1924年,孫中山在彌留之際,念念不忘梅屋,他問前來探望的日本友人:“煙波亭(梅屋的號)近況如何,前在神戶未曾晤對,甚感遺憾。”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去世,第二天梅屋就收到孫中山兒子孫科的唁電。聽聞噩耗,梅屋悲痛萬分。 1934年11月23日,梅屋因患癌癥病逝,享年67歲。在葬禮上,中國政府特意送去青天白日旗和日章旗,以表彰梅屋對中國革命的貢獻。
據報載: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贈送的孫中山和梅屋莊吉夫婦銅像,2013年3月24日在日本長崎縣長崎市落成。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梅屋莊吉先生傾盡家財支持孫中山先生和他領導的革命事業,譜寫了中日兩國人民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感人篇章,成為近代兩國關系史上的一段佳話。
長崎是梅屋莊吉先生的家鄉,自古就是中日交往的窗口和橋梁。孫中山鑄銅雕塑由中國著名雕塑家王洪志根據三人的歷史合影照片制作,寬約2.5米、高約2.1米。該銅像安放在新落成的長崎港松枝國際客運大廳旁,供來長崎的民眾、客輪乘客和游客瞻仰。
如對本文感興趣可繼續閱讀玻璃鋼白熊雕塑、胖子雕塑作品、青銅小孩雕塑等。
博仟北京雕塑公司擁有4000平米專業雕塑廠房,精湛的雕塑制作工藝,4A級的雕塑設計團隊為您服務任何雕塑形式。
城市廣場雕塑廠家、校園文化雕塑設計制作、名人肖像雕塑創作、大型佛像神像雕塑價格、玻璃鋼卡通雕塑廠家、園林景觀雕塑公司、玻璃鋼雕塑廠家介紹